此时在距离三合不远的地方,五万多越军正在安营扎寨,因为天已经快要黑了。
此地距离三合城不过二十里路,明日两个时辰就能到达。之所以现在停在这里,遥王有自己的考虑。
三合城是一座小城,修建时候很久了,目的据说是为了征服山越用来屯兵的地方,也曾经在对和楚国对抗中作为中转站。他的地利位置很适合防御,临山畔水,大规模的兵力想要展开十分困难,到目前,他一直都没有弄明白,敌人当日是如何在一天之类占领这座小城的。城中可谓是挤满越军,加上地势有利,居然就能这么输了,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他只有一种解释,那是敌人的精兵。
因此他不能大意,赶到三合城下毫无问题,但安营扎寨的时间久变得紧张了,太紧张了就容易出乱子。而且,通过对三合城的了解,那里安营扎寨条件不好。因此他将全军停留在了此地,这里还有一个好处便是地势开阔,很适合安顿自己的大军。
军队刚刚驻扎下来,他就为自己决策而感到庆幸了。敌人的一万大军,已经据此不远了。
“这只越军即日起就分城了两支。一支好像向西北去了爰陵的方向,林外的一支就是主力,一直在向我们这里靠近。”负责管理夜不收的军官讲解着,一边在地图上指指点点。
如果这张地图让姬云看见,一定笑出来了,加上颜色,他就是一副卡通地图,上面的山和水都是图形表示,备有等高线,也没有地形细节,在比例上都是一塌糊涂。
虽然地图很烂,但那里有路,那里是城都画的很形象,地图盲都毫无压力。斥候的比划,很快就让遥王和诸位将领有了直观的理解。
“但是末将以为,这其中有诈。”说着仔细解释:“就在这几天里,江东军分兵之后,向三合城汇集的江东军每日都减灶,地一日粗略算下来,是九千多人吃饭的灶的痕迹,第二减少了一千五,就如此先来,三天的时间,敌人已经减少到不到五千人的灶的痕迹。末将不能理解这什么情况,但绝对敌人一定是要作什么。”
一位将领惊叫道:“怎么会有这种人,这明明就是四十多年前齐人孙膑战胜魏国庞涓的减灶计嘛!”
“哼这群土包子,学过懂得点世面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吗,当我越国人真的是蛮夷不知道这些故事吗?简直欺人太甚。”当然有些越将真的不知道这个故事,但大多数将领都知道这个故事的,天下人大多也都应该知道的。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对越国的侮辱。越国地处偏远,一直以来被中原包括楚人鄙视,所以越人的自尊心很强。
“去爰陵的方向敌人兵力如何?”遥王的情绪似乎根本不受影响。
“倒是很正常,每天灶台的数量也就不到一千人的数量。而且行军速度要快上许多。”
“将军,这很明显,敌人妄想用这种计谋麻痹我们,以为他们人数少,不足为患,好在关键的时候突然一击。必然是如此。”一位将领分析到。
“你为什么一直都只是说你大概,难道你并没有见到敌人的军队吗?”这个时候,遥王突然想起了一个漏洞来。
“回禀将军,敌人在方圆几里内斗布置有夜不收,人数颇多,个个都是好手,加上这天目山中山高林密环境好复杂,末将手中的人折损了许多,都没有看到敌人的部队所在!末将只能通过敌人经过所留下的诸多痕迹来判断敌人的数量。末将无能,请遥王赎罪!”
“你…没有罪,作的很好。”遥王本来的确有些不满,可这人不是自己的人,赏罚之事,不能擅动,不然各部裂痕太多,怕会影响军心。“你靠什么来判断敌人多少?”
“回禀大人,敌人行军时人多少踩踏留下的痕迹深浅不同,驻扎营地面积大小不同,生火起灶留下痕迹多少不同,末将作夜不收多年,对此颇为熟悉。敌军在灶上的数量有变化,但是对路面的影响和宿营地大小没有什么变化,小人因此可以断定,这个方向决对是敌人主力所在。”
遥王点点头,表示赞许,让他继续打探。随后他向众将征求意见:“众位有何看法?”
“这明显敌将故意卖弄,以为我越国愚昧无人,他们的目的自然是很明显,想要里应外合,击败我军。”有人马上做了最明确简单的分析。
这个分析很多人都认同“从踪迹上看,敌人主力在这个方向,一路减灶,但营地大小没有变,也没有再更远的地方派出斥候,而最近这今天的宿营地来看,敌人明显加快了速度,会兵一处的确时代敌人的目的。”
“我们不在敌人的斥候探查范围内,更没有从背后哦追击而来,而敌人溃逃的方向,也接近于原路退回,路线很单一,他们分兵后就往后退,这是为什么?”有人也提出了质疑。
“我以为,少量兵力去爰城,在于扰乱楚军粮道,而敌人集中如此之多的兵力,其目的就是希望我们主力到达这里,利用地形的优势,首先大败我军,然后专心对付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