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看书 > 三国之望子成龙 > 第十二章 初改失败袁绍出逃

第十二章 初改失败袁绍出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董卓霸占了洛阳,和历史轨迹一样,一开始循规蹈矩,做的一切都符合人臣的作风,没有丝毫僭越。

张铭已经正式离京,董卓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借刘协之手,颁一系列关于大汉学术的改革:

先成立大汉书局,名字很陌生,但用途却是一目了然。这个机构没有别的用途,就是吸收洛阳周边的寒士,当然也在其他地方吸收一些读书人专职或者兼职抄书。抄写完毕的书籍,以市场价十分之一的价格出售。

此举自然是亏本的买卖,还好朝廷宣布书局亏损将由国库垫付,这才让担任书局主管的官员不至于抓狂。

可不得不说降价了的书籍,极大地流传到了司州、雍州和凉州三地,使这些地方的寒门子弟有了更多读书的机会。

而负责抄写书本的工作人员,通过在书局兼职,也可以在读书之余存到足够买书和过日子的银子。

其次,在太学原有的基础上,将太学扩建为大汉大学。儒家学派依然是主修项目,但并不排挤其他学派的入驻,并且向大汉各地各学派剩余学者出邀请,希望其能入驻大汉大学进行教学。同时,宣布每一个大学生,必须选修两个副科,否则取消学籍。

地方上,宣布每一个州要有一个州学,每一个县要有一个县学,每一个乡必须有一个乡学。同时下指标,要求三州必须在十五年后,地方儿童启蒙率达到1oo%,县学、州学必须每年招收足额的学子入学,否则将影响地方官员的升迁。

最后,取消孝廉制度,延缓五年执行。五年后,每年进行一次公务员考试,地方或者太学院学生可以主动报名参加,通过考试之后,根据成绩分配到乡、县、州郡、朝堂等地方任职。

这些政策出现之后,引来了大汉士子们的争议。寒士们看到了可以脱离世家控制的希望,而世家仿佛看到了催命符,避而不及。

第二天便有一个朝臣,在朝上弹劾董卓,说他离经叛道,废除祖宗法律,此举置大汉列祖列宗于何处?

最后还痛心疾地大呼:董卓今天能够无视祖宗法律,那么明天岂非无视皇权威严。 而且贱民得到了读书的机会,岂不给他们胡思乱想的条件?陈胜吴广,黄巾之乱可是历历在目啊!大汉风雨飘摇,经不起折腾了啊!

或许是触及到了董卓的底线,结果董卓再次爆,不听李儒的劝告,将这个可怜的替罪羊押了下去砍了。然后拿着他的头颅,对殿中的朝臣大叫:“学术改革,不为董某个人,乃为大汉之千秋万世,若有妖言惑众,假借大汉先祖,为自己家族谋取利益者,就如此人!”

就这样,董卓彻底将全大汉的世家得罪了。原因很简单,世家为自己家族牟利那是必然的,对家族没有利益谁还愿意当官?孔老二可是说得很清楚了,‘修身齐家平天下’,这家没有搞定如何帮你大汉治理国家?这不本末倒置了吗?

说穿了,董卓搞错了一个问题。不是应该提倡让天下世家学习比圣人还要圣人的神人,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而是应该,将天下世家的利益,同国家的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一荣共荣,一损共损的最高境界。到时候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世家就会自地监督其他世家,从而减少以权谋私的情况生。

只是说得容易,五千多年来华夏大地上就没有真正做到过这一点。董卓,也没办法,更别说他如今走的,完全是一条错误的道路。

不过摄于董卓的兵马和刀刃,朝臣们沉默了,与董卓的战斗也开始从表面,转移到了地下。于是董卓蓦然现,自己举步维艰了。

先,董卓蓦然现国库空了,查了好几次帐,结果都没有问题,只能说是汉灵帝时期开销太大,而且各地天灾**不断,所以本来就没有多少钱,加上董卓几个措施无不是要用很多钱财才能堆积出效果的,所以转眼还没有开始,这启动款就没了。

其次,也是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当书局需要在兰台和东观拿书前去给学子抄写的时候,无奈现两地已经成了老鼠养殖基地,里面除了老鼠就是蟑螂,那珍藏不知道多久的书本,书是一本都没有了。

董卓自然是大雷霆,而刘协的脸色也好不到哪里。毕竟兰台东观可是皇家存书,如今里面的书本一个不剩全部不见了,这简直就是给皇家丢脸啊!这次几乎不用董卓提议,刘协都下令彻查此事了。

可查来查去只查到书本是在洛阳动乱时期不见的,去向却是毫无头绪,哪怕董卓在之后砍了几个负责的官员,第二批调查人员的结果依然如此。 无奈下,书局自然是不了了之。而董卓也只能再次下令,借阅三州世家存书,待抄写一遍后送还。

只是一处错处处错,学术改革变得越来越艰难,而董卓也因为本性而变得原来越暴戾,结果走的路线也变得越来越偏离正轨。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曾经反问自己:自己的记忆是错的吗?记忆里面那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不是繁荣富强,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吗?为什么?在大汉之中,最基本的知识普及都不成功?

如果张铭在这里,估计会告诉他:老大,你难道不知道要普及知识,先要搞定领民的温饱问题,然后还要鼓励工商促进领地繁华之后,才有本钱实行的吗?

只是董卓不明白,盖因他接受的记忆仅仅是政治和古文学,对经济完全就是一窍不通。再加上记忆并不完整,所以导致他完全忽视的经济建设。

董卓开始迷失了,为了将心中不岔泄出来,他第一次在醉酒之后进入了皇宫之中,临幸了一个宫女,结果因为过度粗暴,将宫女虐待而死。

于是第二天,他就受到了n多大臣的弹劾,更有不怕死的,当然不排除是收了大世家好处的笨蛋,再次将董卓那些‘离经叛道’的学术改革问题提了出来,直指董卓不学无术,祸害苍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