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看书 > 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八百六十四章 都护府(下)

第八百六十四章 都护府(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旭集结青龙军团、羽林军、御林军、南方军团、西方军团、铁骑军团,合计四十五万。再加上诸将军本身特殊卫队合计三四万。全军主力合共近五十万人。浩浩荡荡地杀出南阳,进军中原。

同时更征调医官、预备役兵士、民夫等各类辅助人员数十万,作为大军北伐的后勤保障。

大军兵分五路,王旭亲自挂印,左尚书令郭嘉为总监军。

一路由骠骑大将军赵云为帅,太尉徐庶随军为谋士。

二路由征东将军张合为帅,尚书董和随军为谋士。

三路由王旭亲自率领,为五路中军。郭嘉统筹谋划北伐所有事宜。

四路由平西将军马超为帅,宗正蒋琬随军为谋士。

五路由镇军大将军周智为帅,右尚书令庞统随军为谋士。

襄阳交由丞相诸葛亮、司空沮授、司徒田丰三人共掌,在战时代理楚国事务。

五路兵马前三路兵进魏国颍川,后两路出击吴国汝南,势如破竹,连战连捷,攻克数十县。

魏、吴两国联军为避楚国锋芒,采取拉长战线的策略,且战且退。不争一城一地,而是在兖州和豫州西部与楚国周旋。

这种战略让楚国打得很难受。有种有力没处使的感觉,只能是逐步推进,特别是中原之地的广博和四通八达,为魏国和吴国提供了足够的战略纵深,可以很好地限制楚国大军步伐。

郭嘉针对这样的局面,几度意欲集中兵力往北突破,期望打开缺口,直接威胁河北,而曹操却始终亲自坐镇北方,谨慎应对,让楚军很难寻到突破之机。同时,当楚国集中兵力的时候,其它地方不可避免削弱,吴国会瞬间发动猛烈袭杀,抓住楚国薄弱的地方寻求突破。

这样的局面让楚国陷入两难,北进过不去,东进又战线太长、战略作用也不大,南下豫州则是毫无意义。

楚军就在这种两难的局势中与魏、吴联军拉锯了四个多月。

尽管中原西部,无论是魏国兖州的颍川、陈留、陈郡,还是吴国豫州的汝南都遭受巨大损失,可他们似乎早就已经打定主意放弃这些地方,全然将这一大片地域当做可以消耗的战场。

随着冬季到来,持续了数月的北伐变得有些鸡肋,虽然楚国颇有战果,可却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天气很快变得越来越冷,楚军露出疲态,大军后勤补给的消耗也越加巨大,作为北伐的总监军,郭嘉日夜难眠。

腊月初七,郭嘉经过长达半月的仔细思考后,终于做出退兵的谏言,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局势,北伐中原根本就是一种战略错误,魏国和吴国一北一南,将中原西部当做抵抗楚国的战场,使得楚国根本就无法威胁到两国的核心。

这里已经不再是天下的核心之地,只是魏国和吴国设下的一片泥潭,诱惑着楚国在这里犯错!

这样的建议犹如重击,狠狠击打到楚国高层的心坎上。

因为先入为主的原因,楚国北伐中原的战略目标已经持续多年,付出的代价也极大,前两次北伐更是取得丰硕战果,所以大家几乎都没有去反思在如今的局势下,这个战略究竟是否还正确,特别是楚国的强大多少也麻痹了众人。

此时郭嘉提出这个判断,很快就引起王旭和众文武的反思。

数日后,各军统帅、将军,还有众多朝中重臣便全部认同了这个判断。

早就有心退兵的王旭不再犹豫,很快做出撤退部署!

第三次北伐自此戛然而止,魏、吴联军在楚国退兵之时乘胜进击,给楚国垫后军队造成极大损失,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王旭班师还朝,太尉徐庶、丞相诸葛亮、右尚书令郭嘉三人同时上奏,以谋划不力为名,请求自贬。

太尉是军务计略的最高执行者,丞相是军务计略的最高统筹者,右尚书令是军务计略的最高决策者,不管出于何种理由,疏忽也好、偏执也好,既然最终结果证明是明显的错误,那么任职的人就要对第三次北伐的失败担责。

其中郭嘉担任右尚书令,作为最高决策者承担主要责任,贬官三级,削食邑三百户,罚俸两年,但仍代理尚书台事务。

诸葛亮担任丞相,作为最高统筹者,贬官两级,罚俸一年,削食邑两百户,但仍代理丞相事务。

徐庶担任太尉,作为最高执行者,贬官一级,罚俸半年,削食邑一百户,但仍代理太尉事务。

因为第三次北伐的失败非战之罪,乃是战略本身的错误,领军将领多有局部的胜仗,可谓占尽优势,因而反倒功勋不小,不但没有受罚,反而尽皆得到封赏。

一个月后,王旭召集尚书台群臣密议,探讨今后战略目标的转移,并展开了争对第四次北伐的展望和准备安排……(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