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老观念害死人啊!”
一想到这里,菲里就忍不住幽幽哀叹,而他的那些部下,也都是心有戚戚然……
在耐色瑞尔帝国的“文明人”眼中,马兹卡大陆的土著居民是怎样一副形象?
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落后社会;蒙昧而原始的图腾文化;恐怖而夸张的纹身雕面;野蛮而血腥的祭祀风俗;掩映在热带雨林中,令旅行者惊叹的巨石神庙……
这些东西多少还有些靠谱,但接下来的内容……就问题严重了。
大腹便便的贵族酋长,被羽毛、宝石和兽皮打扮得好似发情的火鸡,并且经常用金粉和桐油大玩人体造型艺术,将自己涂成“金人”;不知衣服为何物,终生赤身裸体的褐皮肤土著女郎,围着篝火跳起了热情奔放的土风舞,并且欢迎任何远方来客与她们分享一个甜蜜的夜晚;喜欢吃人的马兹卡武士,将战俘和番茄、芒果与盐一股脑儿从金字塔顶端推下去,然后在塔下享用新鲜完工的蔬果肉酱;永远阴沉着脸的老祭司,手持锋利的黑耀石匕首,将沦落为祭品的倒霉鬼活生生地开膛破肚,挖出还在跳动的心脏,奉献给他们那些嗜血的神灵……
诸如此类或铺张夸大、或改头换面、或荒诞不经地描述,在冒险小说、远行游记和探险史诗等等一系列流行文学作品当中屡见不鲜。并且成功地在巨熊军团成员的脑海里铺开了一幅貌似很有原始社会风情的异域画卷。而那关于神秘黄金之国的诱人传说,还有那些用一把小刀、一捧玻璃珠之类地廉价小玩意,就从土人手里“换”来成箱金银珠宝的暴发户传奇,更是令这些殖民地小市民羡慕得直流口水。眼睛红到简直可以跟兔子媲美。
于是,有一些不长脑子的家伙,居然真的向几个世纪以前的古代探险家学习,夹带了大量玻璃球打算换黄金……结果自然让他们非常之失望----不要忘了,从第一批费伦大陆的航海家在十四世纪抵达马兹卡大陆的时候算起,到现在这个年代为止,已经过去了漫长的整整六个世纪!
哪怕是再怎么愚昧颛臾的民族,也不可能连续被外人骗了六百多年,而在见识方面依旧没有丝毫长进吧!
事实上,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相遇之时。首先出现地状况。绝对是在缺乏了解地前提下产生的相互歧视。而在接下来的交流中,首因效应,也就是通常所说地第一印象。往往会发挥出极其可怕和顽强的影响力,甚至能够让相当一部分信息不灵通的家伙思维错乱,以至于混淆了对现实和过去地认知。
举个例子。在另一个世界,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风靡一时的中山装,也已经基本消失在了普通人的视野之中。但是在相当一部分普通日本人的印象里,中国依旧是一个男人都穿蓝灰色中山装、女人都穿旗袍的诡异国度(有许多漫画和海报为证,天晓得他们是什么样的逻辑思维,这两种服装似乎从来没有同时流行过)。
而在更遥远的欧美,或许是由于某些功夫电影的误导,认为中国人现在还留着辫子的家伙。居然也是大有人在……就像现在地许多中国人一提起日本。就会联想起刺刀上地膏药旗,以及垂着护耳的黄军装一样----那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地形象了。战后的日本自卫队可不是这套行头!
既然以另一个世界如此发达的传媒技术,都有办法在底层民众之间造成落后于现实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的错误印象。那么,在这个信息传播大半靠谣言(吟游诗人)、小半靠书信(识字的人不太多)、各大陆之间信息传递单程就要耗费几个月的世界里,首因效应的影响自然更加夸张。普通人对遥远异域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若干个世纪以前的第一印象上,至于后来的变化……我们又不是玩国际政治的,要懂那么多干嘛?
所以,这伙自认为是“文明世界上等人”的殖民地杂牌军,就这样带着几个世纪以前的陈腐印象,抱着“印加野蛮人死光也无所谓,只要本大爷能带着黄金回家就好”的“崇高理想”,憧憬着一夜暴富的美好未来,兴冲冲地跑到据说“人傻钱多”的马兹卡大陆发财来了。
至于曾经去过马兹卡大陆的胖子德金的亲身经历,还有阿芝莎公主和老和尚静水幽狐等人对这片土地的实际描述,则被大多数财迷心窍的家伙当成了“狗头人奸商不想让大家发财的障眼法”,或者“野蛮人自大而无知的自吹自擂”,华华丽丽地无视了……
“以我爷爷的名誉发誓,这种幻想故事(静水幽狐对特库姆塞大王以及他的国家的赞美)你听着就好,要是真把它当一回事,那可就实在太傻了!”
在战舰离开北极港的时候,公认为最擅长夹带私货的矮人巴姆(前不久因为偷金条被肥巫妖用扫帚爆菊花的那个)就是这样一边用讽刺的语调大大咧咧地对着同僚喷口水,一边往自己的床单底下塞满玻璃球的(天晓得他要怎么睡觉)。而在军团中虽然不是全部,但至少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种说法深以为然。
结果,等这伙“文明世界的上等人”好不容易跨越重洋,到了特库姆塞的地头上一看,才愕然地发现,真正“自大而无知”的傻瓜,恰恰就是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