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肢解祭品有这样的历史原因,第一次祭神的巨蛇被截成数段,后来形成的定式,凡是完整的牺牲都不能作为祭品的。
画上的古人大多赤身**,少有的几个也只是斜披着兽皮,用的武器是些石斧石矛,极为原始落后,可以推测发现洞穴的时间应该是新石器时期,距今起码已有数千年之久了。
这可真是意外的发现!
能找到一处真正有价值的古人类遗址是每个考古人梦寐以求的事,但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难实现,没想到让我一个业余的票友给撞上了!就凭这洞在人类学、考古学、原始宗教学上的重要意义,肯定能当选今年的十大考古新发现了,可惜时间地点都不合适,出了这山我就不认识路了,即便能再找回来,我也不能去通告老挝政府,那等于自投罗网或许抓住就给毙了。
出大名露大脸上头条的机会虽然没有,但我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按国际惯例好像发现者拥有命名权,而且往往都是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那这个洞岂不是要叫“樉洞”。
想到这我乐得大鼻涕泡都流出来了,弯着腰不自觉的就去扶石床,床面上年经年累月的积了厚厚的一层浮土脏兮兮的,同时也是出于心理畏惧我一直没敢动它,现在按上去居然略微感觉到上面也有沟沟坎坎的纹路。
还有雕刻!
我赶忙用手扒掉床脚的尘土,果然又出现了石刻,嘿!真让我给逮着了,以后见了我那些同学可有的吹了。我迫不及待的跳上石床,用脚蹬下堆积的十几寸厚的尘土,一时间尘土飞扬弄得周围乌烟瘴气。
烟囱离我很近,让土呛得一阵咳嗽,咳完了就开始挤兑我,说我没有战略眼光,这石头床再好看我也搬不走,就算搬的走也没人敢睡,我也懒得给他扫盲。
七百年的堆积和挤压使得最下面一层的尘土特硬,不用铁铲钎子很难清理干净,我费了很大力气也没能把这一层硬土去掉,只好跪在石床上贴着床面看。
又是连环画似的一幅长卷,不过从雕刻的技法和水平来看应该是铁器时代非常成熟的产物,那线条的流畅度和深度,都不可能用石器雕刻出来。
第一副就是火爆的战争场面,双方泾渭分明,一面是快马弯刀,一眼就能认出是蒙古骑兵的打扮,另一面就有点复杂了,有身披重甲的汉族武士,有手拿短剑的南方少数民族武士,还出现了战象,双方进行的是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会战,天上箭如雨发地上拼命厮杀,尸体堆积如山打得难解难分。这幅图不难理解,当年元军灭了南宋以后兵锋继续南下,南撤的宋军和当地土著联合起来抗击元军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第二幅图刻画的是追击的场面,蒙古骑兵在追赶一支残军,很显然第一副图描绘的大会战蒙古军队取得了胜利,并且乘胜追击残敌。当时和蒙古人打仗败了不奇怪,赢了才稀罕,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实力有限,败退的宋军战斗力更不咋地,打败仗是不可避免的。奇怪的是败军中有一个身着朝服头戴方翅乌纱的文官模样的人,他抱着一支大箱子走在最中间,整支残军紧紧的保护着他。我仔细辨认后发现那人所穿官服上的补子竟然画着一只仙鹤,一品大元!这个人是谁?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在图上看不出来。
第三幅图就令我迷惑了,上一幅里还气势汹汹的蒙古军队居然被反包围在了一棵大树的下面,这树高的太离谱了,都画出格了都没能露出树冠来,蒙古军队分散的站在树周围,而且一匹马都不见了,这还都不算什么,关键是围困蒙古军队的人是一批小孩!这一组石刻手法非常写实,人和物之间的比例匀称,如果本幅画里也是如此的话,那包围蒙古军的这批人身高也就在一米左右,不是孩子那就是侏儒,其中只有一个身高正常的人指挥着他们。难道这支蒙古军队真的是让一批小个子的人打败啦!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第四幅图是蒙古军人被俘和山洞里的屠杀场景,画的生动震撼,有几分夸张,和我见得关于18层地狱的描绘有些相似。
如果说前四幅图只是刻画的有些奇异,那么看完这第五幅图我彻底坠入五里雾中。前面四幅图表现的是一组连贯的事件一环扣一环,而这最后的一幅和前面并不相干,好像完全是独立在外。一轮明月下一片宁静的水面旁边坐落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环境优雅鸟语花香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是那么的安逸和谐,与之前血腥的战争杀戮格格不入。
不知为什么我第一眼看到这图觉得特别扭,后来我才发现了诡异的地方,水中居然建着一座一摸一样的宫殿!我原以为它是水中的倒影,可倒影倒影,影子应该是颠倒的才对。但水中宫殿的基座却不是连接着水面的,而是建在水底的,和水面的建筑就像一楼二楼的关系一样,是叠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