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看书 > 立鼎1894 > 第二五七章 怎么收场?

第二五七章 怎么收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光绪帝也知道这群大臣是对自己忠心耿耿,若非为了大清江山,断不会如此冒险。如今可不是以往朝代,天下被他们士林中人把控的密不透风,史书上怎么写全凭他们个人喜好。

现在是世界共通,发生在大清国的事儿一样会被传扬到外国去,你想玩焚书封禁,都不可能挡的严严实实。就算钳制天下众人之口,却又因为洋人已经在心腹之地,满都瞒不住了。

在杨浩率军出征的节骨眼上下黑手,这种生儿子没屁眼的事儿一旦传闻的天下皆知,多少牵扯在其中的人都会被骂死。读书人,可不都好个名声么?名声臭了,比杀了他们都难受。

李鸿藻这类清流也是在赌博,奈何他们那套手段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选择了错误的对象。其结果,注定是悲剧性的。

光绪双手把老师搀扶起来,幽然叹道:“老师是为朕好,这朕心里都明白的很。可如今诸事未济,坊间如此传闻汹汹,却又该如何处断?”

皇帝不怪罪,李鸿藻心神大定,捋着胡子沉吟道:“园子那边儿,可有什么旨意?”

光绪摇头:“正是一句话都没有,朕心里才不踏实。”

李鸿藻知道问题在哪儿了。他们发动的时间不对!

11月7日,农历十月初十,正好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那一天。因为日军挑起战争。导致她筹备两年之久的普天大庆,化为泡影。不但花费数百万两银子搭建的戏楼、彩台、牌坊都没了用处,原计划的銮驾从紫禁城穿过全城。到颐和园看戏观赏园子,让天下万民都看到一幅“国泰民安”的太平盛景,全部化为泡影。

这一天,她孤独凄凉的在宁寿宫黯然渡过,光绪帝去请安问好,也只是走走过场。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老太太要一蹶不振,彻底让出帝国的掌控权。

可李鸿藻等人却很清楚。他们离着那一步还早得很。西太后若是有旨意过来,说明她有看法。不论支持还是反对,至少是个明确的态度。

但一言不发,这就让人猜测不出底细来。是不是已经在酝酿风雷?很难说啊!

之前坊间有说法,日本人故意让西太后下不来台。专门不让她过好了生日。原定十月初十这天,要攻下金州兵临大连,威胁旅顺的。李鸿章为此都不得不做两手准备,秘密派德璀琳乘坐英国船只往日本求和。消息也被英国人转而透露给了清流这边---毕竟,英国人还是倾向于支持开明进步的光绪帝。

而关键时刻,杨浩和李经方却带人硬生生顶住了三万日军的强攻,还杀伤数千,令敌人寸步难进。这看上去,很像是给老佛爷出气长脸呐。

别管慈溪怎么英明睿智。她骨子里是个要面子的老太太。只要杨浩没举旗造反,她心里总是看着让她舒坦的人顺眼,这是改不了的。明证就是。生日当天捷报传来,西太后特别赏赐了李经方一柄玉如意。

这也更加坚定了李鸿藻等清流们下狠手的决心。一旦杨浩把李经方给推起来,顺利接掌了李鸿章的淮系和北洋,那么清流们废了好大力气才形成的倒李计划,就将破产!接管李鸿章的庞大遗产,将变成不可能。这等结果。他们怎么能容忍?

前脚西太后奖赏,后脚他们就下手剿杀杨浩。一旦被人歪曲成故意跟老佛爷过不去,李鸿藻他们也得掂量掂量轻重。事情都过了一天,还没个说法出来,这是不是在孕育雷霆震怒呢?

光绪皇帝心里头怕呀!

李鸿藻老谋深算,眼珠子一转就有了主意,摆出一副从容的姿态道:“皇上不必忧虑。天下正理还在朝廷掌握中,区区一些坊间传闻,不日自然也就散了。纵然一时拿不下租界里的人,也可以让天下看清楚朝廷的决心,相信那些聪明人会受到震慑,作出选择的。”

光绪却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敏锐的指出关键问题:“倘若那杨浩战胜日军,高歌凯旋了呢?”

李鸿藻从容道:“那皇上不妨破格奖赏,届时他若受了,就不能再生异心。他若不受,正好可借机处断,总之大势在我。”

光绪帝默默思忖片刻,忽而道:“老师,你说若朝廷也办一份报纸,代表官方宣传大清种种明言正理,以教化人心引导气氛,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