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内普替他托着那个装榛子的纸袋,淡淡地道:“你应该先庆幸宾斯教授教你的魔法史是真实的。”然后不经意地朝梅林离开的方向看了一眼。
哈利知道他在说什么,在魔法史中,梅林并没有活到1600年,这是他敢把塔迪斯降落到这里的原因。
哈利伸手给斯内普塞了一个坚果:“……但还是有些内容出错了。”魔法史中有提到梅林精通时间魔法和空间魔法,但现在的梅林并不了解时间魔法。
“他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斯内普直指核心——说不定人家过几年就会了呢?
“或许是这样。”哈利挠了挠脑袋,皱起眉头,“怕的是魔法史中的记载确实有误。”
毕竟历史总是喜欢美化伟人的,更何况是梅林这样的巨人。
哈利又想起一个问题:“教授,我们都研究过《魔咒史》,梅林并没有留下过多少条咒语,这是件很奇怪的事。我是说,大多数魔咒都有一个流变的过程,但只有极少数‘元咒语’是从梅林时代流传下来的,这实在太奇怪了,要么说明四世纪的魔法本身不发达,要么说明……”
哈利一边说着,一边看见梅林心事重重地朝这边走过来:“……四世纪的魔法师不怎么使用咒语。”
斯内普和哈利都没见梅林使用过魔法,一方面是没有使用的必要,另一方面是梅林似乎对自己魔法师的身份还有一种保密意识。
但当哈利小心翼翼地来请教梅林如何掌握飞来咒的时候,大魔法师还是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下,然后伸手——一颗榛子从纸袋中直接飞到了他右手中。
完美的无声无杖魔法。
梅林剥着榛子道:“咒语?我们有一些咒语,但大多数是用来布置魔法阵或者诅咒人的,一般情况下不怎么使用咒语……什么叫飞来咒?”
哈利念了咒语,又一颗榛子从纸袋中飞进他手里。
梅林学着他念了几遍咒语,后几次就见榛子啪啪地往外飞了,梅林笑着和哈利分了手中的坚果,微笑道:“我猜念咒语能够起到引导和加强魔力的作用,但对我来说,可能比较习惯感知魔力流动……”
也就是说梅林天然地可以控制自己的魔力,基本不需要魔咒和魔杖来引导加强。
哈利不由得唏嘘了——公元四世纪是个多么美好的年代啊!想想后世巫师,失去魔杖就失去半条命,无声魔法和无杖魔法几乎是高阶课程了。邓布利多和彼豆都说过,魔法正在衰弱……
哈利忽然陷入沉思,梅林不知所以,就静静地吃着榛子,三人沉默地走到环球剧场,斯内普随手扯了几张树叶变成这年头的纸币,一便士一张门票,都是站票,据说好一些的位置都卖光了。
这里可以稍微插一句嘴,或许几百年后看莎剧是桩值得换上正装的文娱活动,但在这年头,就像那句话说的,莎士比亚的戏剧是真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来看戏的贵族固然有,但大多数还是伦敦市民,贩夫走卒,大伙儿就跟吃完饭逛街逛到天桥听相声一样,喜爱归喜爱,对莎士比亚和他的小伙伴们并没有太多尊敬。
今天上演的是《皆大欢喜》,热闹的喜剧,最后几对恋人都终成眷属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哈利也忍不住跟着喊“brove”,结果被斯内普捂着嘴压下去了——喊错场合了!
谢幕时剧作家也被观众们喊出来了,三十多岁模样,目光如炬,脸上有胡子,但一点都不像哈利见过的那些莎翁画像,大诗人还是比较亲民的,见观众们掌声热烈,还在台上多呆了一会儿,声情并茂地念了几段老长老长的台词,算是一个返场,而且哈利尴尬地发现——似乎是个带颜色的段子……
不管怎样,看了现场版的莎士比亚,哈利还是比较激动的,斯内普则体验一般。前头说了,他们买的是站票,身边站的都是伦敦底层市民,而这年头的底层市民,大概也迫于生活压力,没有能力顾及个人卫生……斯内普自己的生活卫生习惯如何不论,剧场里的空气质量大概是抵得上12月份的北京了,这让魔药教授感到窒息。
体验最奇特的是梅林,他比哈利还激动一些,就像维多利亚时代的人被拉到21世纪看了场电影一样,莎剧震撼到了最伟大的魔法师,他不停地扯着自己的围脖——这应该是大魔法师的习惯性动作——向哈利倾诉着自己的兴奋:“他太棒了!莎士比亚——brove!你一定是很喜欢他,才会特地来看他的戏!”
哈利笑眯眯地点头:“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
“啊……”梅林点了点头,又走了一段路后,似乎被黄昏的风(莎剧都是白天演出的)吹冷了脑袋,才愣住,“史(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