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八年。
在安南大捷之中,灭一小国之威下,迎来了除夕。
翻过旧的一页,永和九年来临。
朱瞻元这个皇太孙殿下,在新年之中,特别是乐意逗弄了满了周岁的儿子朱晰玉。说起头,这是这一辈子头一回当爹,感觉不同啊。
前一世,他是帝王时,更关心了朝政。这一世,身为皇太孙虽然也是学习理政,可更多的空闲时间,他能留给了妻子和儿子。就是闲暇时,还能考校一下弟弟们的学业。这等美好而悠闲的时光,朱瞻元是非常
珍惜的。
“爹,爹。”
朱晰玉一个一周岁四个月大的小婴儿,叫爹娘单个字时,还是叫得清晰的。当然,就是偶尔里,说些小婴儿的语言时,倒是让自得其乐,让旁人是听不懂的。
朱瞻元逗弄了儿子,颇有些养儿情趣。
孙英娘在旁边瞧着夫君和儿子的玩闹,心头说不上来的温暖。她觉得,这就是她想到的家的温暖。
这般真好。
特别是儿子晰玉,在孙英娘眼中就是一个宝贝。
因为这个宝贝的存在,她和夫君的感情更是融洽了。
“来,晰玉,唤娘,娘。”
孙英娘上前,也是拿了小小的拔浪鼓,逗弄了儿子。
朱晰玉是小脑袋左右摇摆着,望了一眼亲爹,再望一眼亲娘,那等可爱的小模样,真是让朱瞻元夫妻瞧着特别是的想宠爱了自家的孩子。
“娘。”
朱晰玉一周四个月大的小婴儿,这会儿,是会走路的。就是走得不是特别的稳,这不,那是走两步摇一摇,然后,就往靠过来的亲娘怀里蹭。
“来,娘抱抱。”
孙英娘搂了儿子,也是瞧着接过了拔浪鼓,还是在那儿自个儿摇啊摇,听了声响的儿子。一时间,就是笑了。
朱瞻元在旁边瞧着母子乐,也是欣然而喜。
日子在正月时。有了一些波澜起。
永和九年。
因为南征的大胜,永和帝在朝中的威望自然是更高了。这灭国之功,在青史之上,必然是有浓浓的一笔。
永和帝非常开心。当然,这不是因为灭了安南国的开心。
而是安南小邦国的灭亡,让南边的其它小国统统安静了下来。整个大周朝的南边,那是风平浪静,一片祥和。
就是这等祥和里。
新年伊始,南边的诸多小国就是北上来朝贺了。
于是。永和九年,大周朝的燕京城,整座城的百姓们就有幸的见识了一回。啥叫天国上朝,啥叫万朝来贺了。
总之,朝臣们备儿有成就感,永和帝是备儿有面子。
正月的元宵节后。
毓庆宫。
一日夕食后。
太子朱高熙留了长子朱瞻元在书房谈话。
父子二人的身份挺特殊的,一个是皇太子,一个是皇太孙,都是正统的皇家继承人。这要谈的事情,肯定是与国事有关。
于是。
那书房内,没留了外人,就是父子二人谈话。
“可瞧出来什么?为父指一些波澜将起的事情。”朱高熙对长子问道。
父子二人对坐。
这时候,桌上的茶水,父子二人都没有碰。而是在谈了正事呢。
朱瞻元不算前一世的重生经历的话,他结合着最近的朝堂动向,也是能看出来太多的东西。正因为如此。朱瞻元想一想后,回道:“爹,你可是对北征之事上心了。”
这话,不是疑问句,而是肯定句。
朱瞻元哪会忘记,他的皇祖父五征草原的事情。若说,南边是灭了安南小国。那么,这是皇祖父的一桩功劳。那么,五征草原,杀的草原血流成河,免了北边之患,让一直为胡人之祸的边疆之民们,是享受了几十年的
太平盛世,那也是有皇祖父的功劳啊。
朱瞻元前一世的治世太平,就得承了皇祖父的这一份浓浓功劳。
对于皇祖父治理天下。
虽说,不管文治还是武功,朱瞻元都是认为,皇祖父无愧于明君之号的。“你瞧出来了。”朱高熙望了长子一眼,倒是颇欣慰的样子。朱瞻元笑了,他回道:“皇祖父有大志。这些年来,不管是郑监军出海,目前,已经第三回了。这三次出海,开
拓了国朝的眼界。让天下人知晓,海外亦是有丰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