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看书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757章 底火番

第757章 底火番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崇祯24年(1651)8月,明军分兵三路,定王朱慈炯率领6个骑兵师西征,同时拿准噶尔部的妇孺做要挟,驱赶准噶尔降军充当先锋。

西路大军征讨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刚刚立国不久的哈萨克汗国。

大军西征之前,朱慈炯通过土尔扈特商人阿拜依找了不少哈萨克汗国的带路党,在这点上,朱慈炯已经超越了崇祯,充分利用带路党。

利用带路党对付游牧民,真是一打一个准。

原因也很简单,除了像入关前的女真人还处在奴隶社会之外,大多数游牧部落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就是一个共主管着诸多的小领主,小领主有自己的牧民、畜群及牧场,遇到外敌入侵或者需要外出打仗时,就召集牧民出征。

但凡像这样的封建部落,就必定会有矛盾。

那些心怀不满的小部落领主就是带路党的天然选择。

阿拜依就替朱慈炯找了两个这样的小部落,各有一千多牧民。

倒是有一件事情出乎了朱慈炯的预料之外,那就是听闻明军要大举征讨哈萨克,附近的吉尔吉思人和诺盖人居然也召集牧民来帮场子。

说起来,诺盖人、吉尔吉思人和哈萨克人的血统都是差不多,他们的母系都是中亚地区的土着牧民,而父系则无一例外都是黄金家族,四百年前也曾同属于金帐汗国治下,可四百年时间过去,互相之间早就不再承认亲戚关系,反而沦为了仇人,互相之争为了水草地及牛羊大打出手,是常有的事情。

听闻明军征讨哈萨克人,诺盖人和吉尔吉思人非但没有半点唇亡齿寒的危机感,反而落井下石,想要从中分一杯羹。

这些贪图绳头小利的游牧部落根本不知道,一旦明军征服了哈萨克人,等待他们的会是怎样的结果。

……

朱慈炯的西路军有6个骑兵师,200多万头牛羊马驼及随军出征的十几万妇孺,还有准噶尔部的三万仆从军,李岩的南路军就只有2个骑兵师,50多万头牛羊马驼,此外,李岩的南路军并没有妇孺,都是单身汉。

不过崇祯已经向李岩做了许诺。

等到这两个师征服了和硕特部,占领青藏,可以将和硕特部的牧民全部贬为奴隶,同时将和硕特贵族的妻女赏赐给骑兵师的将士为妻,再然后以这两个骑兵师的将士为基础就地组建青藏镇台。

青藏镇台的使命,除了保证青藏安全之外,还要负责向南征服尼泊尔等国,最终之目标是协助海军征服南亚的莫卧儿帝国。

……

除了朱慈炯的西路军和李岩的南路军之外,还有崇祯的东路军。

东路军的兵力构成就只有女兵营及禁卫旅,加起来将近一万人。

说实话,在和硕特汗国还没有被灭掉之前,带着一万人横穿河西走廊还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沙漠中神出鬼没的沙盗不足惧,可是一旦与和硕特的大队骑兵遭遇就麻烦,当然,这个风险并不大,因为按照世界线来看,此时的和硕特汗国刚立国不久,国内并不算安稳,小乘佛教的几个教派仍然还在混战不休。

最终事实也证明了崇祯的判断。

从亦力巴里经由土鲁番、哈密,然后挥师杀入河西走廊,驻守在河西走廊的和硕特骑兵只有两千骑,很快就被击溃。

明军兵不血刃夺回了河西走廊。

再然后,崇祯留了一个团驻守,继续率军向着西安进发。

在戈壁滩上走了两个月,大军顺利抵达西安,这时候的西安已经是另外一番光景,再不复李自成统治时的萧条破败。

最大的变化就是火车站、铁路。

相比修筑两京铁路之时,参与修筑云西铁路的劳工数量更多了,从之前的将近百万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万,属实夸张。

【注:有读者质疑两京铁路不可能在两年内修好,其实真可以,近代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用时四年,但是劳工的数量仅仅只有一万多人,两京铁路是将近一百万的劳工,可以多路段同时开工,只要铁料、木料跟得上,两年足够】

所以云西铁路是从西安、潼关、洛阳、郑州、徐州、山阳及云梯关等地分段建设,将近1300公里的铁路,分成了一百多个标段同时开建。

当然,在铁路开工之前,南监已经做好了测绘工作。

早有三年前,南监就已经成立地质科,专门负责国土测绘,捎带着也做铁路测绘,但是铁路建筑商号得给南监报酬。

言归正传,尽管西安的变化非常之大,但是整个关中仍旧凋敝。

多年战乱给关中大地造成了严重伤害,不光人口数量大大减少,农业水利设施也遭到极大的破坏,想要完全恢复少说也得几十年。

崇祯并没有在西安逗留太长时间,巡视完西安附近的几个郊县,崇祯即率领女兵营和禁卫旅再次启程,出潼关经洛阳到徐州,再乘坐火车直接回到了南京。

大明现在的政治架构已经基本上成熟,政务交由内阁全权处理,内务府则由太子朱慈烺全权负责,崇祯现在只管军事即总司令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