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
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是,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
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
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
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
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
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
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
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
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
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
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600年,但他舍“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
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
这就流传出了:“冬至吃饺子,一冬不得冻疮”的说法。
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是,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了。”
杏儿哥绘声绘『色』地讲着,天香姑娘认真的听着。
等到杏儿哥讲完这一段后,天香姑娘虽然心中很佩服杏儿哥的讲解,但是,看大家都在认真的听,嘴上还是说道:
“杏儿,你这不是编故事熊我们大家吧?”
听到天香守着娘和七婶这样说自己,杏儿哥有点生气了,对天香说道:
“你愿意相信就相信,不愿意相信就不信,这是历史知识,怎么能说我是编故事熊大家呢?”
看杏儿哥真的有些生气了,菊花婶与三嫂觉得这两个人拌嘴挺好玩的。
也没有吱声,只是相视一笑,两个人不约而同的看着他俩。
那小天香,真是一个机灵鬼,会气人也会哄人,他看杏儿哥真的有点生气了。
自己先是嘿嘿的一笑,然后,又对那杏儿哥说道:
“小杏儿,你不用不高兴。
圣人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你说的那么好,怎么让人相信你说得是真的呢?
你若不是熊人,是在与我们讲历史知识的话。
那么,关于饺子,你就再讲一段故事给我们听听,我们也就相信你了。”
听到天香如此说来,杏儿哥当然是不会认输的了,那小孩儿脾气又上来了。
因此,没有好气的对天香说道:
“讲一段就讲一段,你真的以为我不会讲了呀?
你好好的听着:关于饺子,我这里还有一段故事。
你若不相信,先把你的耳朵捂上。”
小天香笑嘻嘻的说道:
“小杏儿,你先讲嘛,我没听到,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又在熊我们呀?”
于是,杏儿哥又讲了下面这段在民间流传了很久的故事:
“话说从前有一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
朝里『奸』臣得宠、忠良受害,闹得国家贫穷交加、百姓怨声载道。
有一天,人称”潘素水”的『奸』臣潘奇叩见皇上,言明他有个好主意,能使皇上长生不老。
皇上听后满心喜欢,忙问:”潘爱卿,有何妙法,快讲与朕听!”
潘奇奏道:”人若能吃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成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选名厨,让他一日三餐做新样,吃到百种饭,不就如愿以偿了吗?”
皇上听后连连点头,即出告示:举国招选。
不几日,全国各地名厨陆续被送到京里,经过殿试,手艺高的厨师苏巧生被选上了。
从此,苏巧生凭着自己高超的技艺,共为皇上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饭菜,皇上十分满意。
最后这一夜,苏巧生很高兴。
心想:明天早上再做一样饭,自己就可以离开这个可恨的昏君,回家与亲人团聚了。
但是,到了做饭的时候,他竟不知该怎么做这最后一顿饭了。
他想到『自杀』逃跑,还想到毒死这个吃喝人民血肉的昏君。
正在悲伤的时候,他突然看到菜案上有些剩下的羊肉和菜,便拿起刀把羊肉和菜一起剁碎,胡『乱』搁上调料,用白面皮包了许多小角角。
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熟,当作最后一样饭给皇上端去。
等到饭做好了,端给了皇帝,苏巧生正木呆呆地坐着等死。
谁知皇上吃了这餐饭后,竟穿着睡衣跑进厨房问:“好厨师,今日这顿饭最香,这叫什么名字呀?”
苏巧生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抬头看见这种扁扁的东西,心中又有些生气。
于是,就信口答道:
“这是民间上等食品----扁食。”
皇上又留苏巧生继续给他做饭,巧生对这个贪得无厌的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再也不愿意见这个昏君。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人们就学着包扁食吃。
这样,一代一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听了杏儿哥讲完了这一段,天香乐得哈哈大笑。
看着天香得意的样子,三嫂、菊花、红儿在炕上都笑得前仰后合:
真想不到,这小丫头满肚子心眼儿,竟用这样的方法,引诱着杏儿哥为大家讲故事。
< 】